2019·秋

2019·秋

ifLab

这个秋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加入了 ifLab。一直以来,我都在大学里苦苦寻找,寻找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去年秋天我找到了604,但好景没多长,那个地方就再也不能使用了。后来我找到了图书馆二楼的英文研讨室,但那个地方的闭馆时间太早,很难让我尽兴的学习。苦苦寻觅了一年多,最后我在 ifLab 找到了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就是ifLab的实验室。

自从知道了这个实验室的存在,我每天都会在没有课程的时候来到这个实验室,直到每天晚上宿舍关门。对我来说,这里不只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归宿,一个可以让我安安静静写代码,一个可以让我追求技术,一个温暖的归宿。有时候常常会想,去年到底是为什么没有遇见这个社团,让我白白浪费一年时间去寻找方向。第一次下定决心加入这个社团大概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末尾,当时觉得一定得加一个技术类社团,学一些真正的东西。大二开学没多久,在开源软件开发的课堂上,认识了翁培均学长,一个拿到 Apple WWDC 奖学金的传奇人物,他向我推荐了 ifLab,于是我就报名了 ifLab 的招新。我记得面试那天,王仁泉学长带我来到实验室,一个我每天路过但又从未留心过的小破屋子里,我看到了一排 MacBook,那一瞬间我觉得,这里太酷了,这个外表冷酷,内芯强大的地方太酷了,正如我想成为的那样。

事实上,这里确实很酷,每天都有人在讨论代码,讨论技术,这是我所喜爱的事情,这是我所向往的事情,长久以来,我都苦于没人能给予我一些指导,没人能与我共鸣。但是在这里,一切都不一样,我觉得这里就像是我发现的宝藏,它有太多东西值得我去发现,就在今天,我正好还在书架底部找到了一套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这套书的大名很早我就听闻,但一直苦于囊中羞涩,没有购买。我期待在这里发现更多,更期待自己全新出发的未来,来到这里我才感觉真正找到了想做的事情,真正摆脱了大一懵懵懂懂的状态。每天在实验室学习到深夜,回到宿舍倒头就睡,我从来都不知道努力的感觉是那么好。

iOS 与导师

我为什么想学 iOS?这是一个我自己也很奇怪的问题,就在半年前,我完全没想过自己要去学习 iOS,当时甚至对未来毫无打算,只知道学一步走一步。本来我就对移动开发很感兴趣,当我看见翁培均学长的经历时,那一瞬间我就下定决心,我要学 iOS。很幸运,我加入了 ifLab,不用再自己毫无方向的摸索,10月份的全体大会过后,我又很幸运的分到戚译中学长,一位在字节跳动实习的大佬作为我的导师。

到目前为止学习 iOS 快一个月了,常常接触到许多以前闻所未闻的专业术语和知识,闭包 Closure、代理 Delegate、协议 Protocol、MVC 设计模式、自动布局 AutoLayout……只会面向对象的我在语法变化多样,功能丰富的 Swift 面前简直手无缚鸡之力。与此同时,当我在学习编写 App 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知识不足导致的问题,我不懂得如何将一个 App 合理的分解成不同的模块,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目标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幸运的是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去解决问题。

从小到大,谁不向往变成盖世强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部分人都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那个 The Chosen One,包括我。但是随着加入 ifLab,认识到一系列优秀的人,一系列在我眼中称得上盖世强者的人,我发现这并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他们走过的路,真真实实的提供了一种可行性,一种我看得见的可行性。哪怕沿着这条路无法变成盖世强者,也会在路途中收获到更多东西。我开始每天做曾经想做但没能坚持下来的事情,我开始每天背单词,开始强迫自己每天刷 LeetCode,开始写博客。我很早就在知乎上认识了 LeetCode 这个网站,大一的时候我心想,等我学了数据结构和算法,就开始刷 LeetCode,等到自己真正开始做,才发现它根本没那么难,自己当初的等待其实是逃避的借口。如果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哪怕到大四也不会去碰 LeetCode 的。所以我也在这里建议每一个学弟学妹,如果真的喜欢计算机,从大一就应该开始接触 LeetCode,遇到不会的东西就应该去查资料解决,而不是“等老师讲”,算法与数据结构远远没你们想的那么难,它需要的只是勤加练习,多加思考。

20岁

在这个秋天,自己终于不再是“十几岁的少年”,开始思考包括自己未来在内的更多东西,也逐渐变得真香。大一的时候,自信满满坚定的认为自己一定要考研,觉得不考研没有前途,但是现在发现不考研一样可以精彩,甚至打消了考研的念头。一方面是自己见识到了更多,另一方面更是出于对自己未来的考量。以前认为自己应该考上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去到一座非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寻找一份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工作,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北京。但是现在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完全不同的打算,我不止想留在北京,更想去大厂,去那些我从来不敢想的企业工作。对于我来说,人生就这样多了一种可能性,突如其来,恰如其分。

虽然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偶尔还会打渔晒网,最后自我感动,实际上毫无成效,但是相较于大一,我想我应该是变得更好了。追求源于热爱,我从来没想过,20岁的自己会那么的热爱学习。有时想想,带着这样的热爱回到高三,我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我现在十分怀念高中的日子,每天可以做目标明确的事,而不像在大学,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敢百分百的自我肯定。或许这就是长大,在学会一些东西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曾经丢弃的珍宝,带着这份悔恨继续前进。

很可能等到大四结束,一切都与现在描述的截然不同,在尘埃落定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的,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我们做计划,不是希望严格的按照计划做,就一定能产出预期的结果,人生不是程序,没有那么高的可预测性,能做的,只是尽所能。


2019年11月17日
北京,风起落叶时


2019·秋
https://wenchanyuan.com/2019_autumn/
作者
蟾圆
发布于
2019年11月17日
许可协议